别人的节日你跟着乐什么

西方的节日

渐渐的西方的情人节(St.Valentine’s Day)、复活节(Easter Day)、愚人节(April Fool’s Day)、母亲节(Mother’s Day)、父亲节(Father’s Day)、万圣节(Halloween)、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圣诞节前夜(Christmas Eve)以及圣诞节(Christmas Day)等等节日正慢慢的被国人所接受,尤其是情人节和圣诞节最为流行。而中国人自己的清明、端午、重阳、中秋过的人却是越来越少,春节也只是成了一个大家例行公事回家看看双亲的节日。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洋节”已经慢慢的变成了国人的“土节”,跟人学学要是学会了也罢了,只是悲哀的是跟别人学的时候没有学到精髓,到头来邯郸学步,不仅忘了自己的也没有真正的学会别人的。比如圣诞节,人家是有信仰的国家,信的是基督,过圣诞节以及圣诞前夜,我们这些连信仰都没有的人跟着起什么哄?

况且别人过圣诞前夜也只是全家人会团聚在客厅中,围绕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彼此分享一年来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内心的祝福及爱。而我昨天晚上见到的情况就是一帮人聚在某个步行街的广场上,用泡沫互相喷洒对方,用空气狼牙棒追来追去敲打路人,别人的平安夜在中国变成了“狂欢夜”而且还是最低级的狂欢。还有就是谁TM说的平安夜要吃苹果,这两者有半毛线关系吗?

过还是不过

我也不是反对过洋节,比如母亲节、父亲节这些节日都是很好的,对于我们来说在这样的节日里给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问候一下老人是很不错的事情,但也不至于什么节日都学别人的。为了“洋气”去过别人的节日而丢了自己的东西,在真正过这些节日的人眼里就变成了土气了。

昨天晚上看到墨迹白同学在8点多的时候发了一条微博:这个时候还能看到本条的人,注定孤独一生。其实不然,身边有很多的朋友在昨晚都没有出去玩,还不是“妻妾成群,朋友遍天下”,这两者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只是一些人不过这个对中国人来说没有实际意义的节日罢了,如果说非得在这样的洋节里给女朋友买礼物送花才是爱的话,那这个爱确是很洋气。这能说这样的人关系还没有到位,要是真心想和你过日子的人虽然收到礼物的时候很高兴,但是末了也许会说“死鬼,买花的钱可以买多少大米了?”。

软实力的冲击

为什么原来一些过国家入侵殖民地的时候首先修改的就是中小学课本以及学习入侵者的语言,就是为了让人们从小接受他们的文化,看看现在以英语为作为官方语言之一的印度就知道了。

也许这件事在一些人眼里过洋节是为了与国际接轨,但是自己的东西都没有学好,自己的轨都没有,怎么和别人的轨相接?比如连最基本的汉字书写,曾几何时,写一手漂亮汉字是富有学养和文化的象征。如今当不少人写不出“尴尬”二字时,中国人的汉字书写能力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回想上小学初中的时候,老师们的板书虽然比不了大师级的书法家,但写出来也算漂亮,上了大学才发现一些老师写的字还不如当年的小学生写得好。

还好一些人也看到了这儿问题,比如教育部很久之前就发出出来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其中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3至6年级的语文课程中需每周安排一课时书法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

有的人英语是学好的,但说自己母语的方式也跟着别人改变了,就像我原来收到过的节日祝福短信那样,很多的病句。你说要是大过年的收到一条祝福短信读起来都不通顺该是多么闹心的一件事情呢。

其实,写博的时候都语病连篇、逻辑混乱,又有什么资格说别人呢。以上。

您也许会感兴趣:

别人的节日你跟着乐什么” 有 16 条评论

  1. 你当外国人就一本正经的过平安夜?大家都差不多,购物和低级狂欢为主。我觉得楼主心态和地域歧视差不多。随喜是人类的本能,不需要那么多理由。
    举个例子,假设本地有一种习俗,结婚时要背着新娘跑5公里。但现在年轻人不那么干了,往往以开车5公里代替。当然,也有开公交骑自行车5公里等等的创意,当地人褒贬不一。这时候就有这么一位哥们,外地来打工的,在这里结婚,背起媳妇跑了5公里,差点就休克了。有的人得知后就想,一个外地人,跟着我们的习俗乐什么。
    总之,这种划分小圈子的心态要不得。

    • 嗯,有理,但是我不是强制别人接受我的观点,我只是表达我的看法而已,我也可以按照我的想法画圈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