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案的成本

三天不读书,人就要变笨,我大概有一个半月没有读书了,估计我现在就变成猪了。好不容易读了一本杂志,似乎又变聪明了一点点,但是看到最后独到一个经济学案例,又把我搞糊涂了。

假设有一个小镇Z,住有5000户居民。其中必有勤懒之别、贫富之分。一夜, 穷汉A从富豪B那里偷了100元钱。在经济学中,收入的边际效用­­­[1]是有递减性的。通俗地说,钱一多,钱就不是钱了。所以,对于富豪B来说,100元钱的边际效用可能只有50元,而对于穷汉A来说,100元钱可能就是救命钱,其边际效用可能达到200元。由此看来,穷汉A通过盗窃富豪B的100元钱,社会福利增加了。因为A得到了200元的效用,而B仅失去了50元的效用,社会福利净增加了150元。可见,任何时候,只要把金钱从富人手中合法地转移到穷人手中,社会福利都是增加的。

但是,我们是否就可以得出结论说,穷人偷窃富人的钱是一种值得鼓励的行为呢?当然不是。因为在一个社会中,很多个体行为都有外部性[2]的,上述计算就没有把外部性考虑在内。如果考虑到外部性,结果就不一样了。

假如说B家中遭A盗窃后,为了防止未来在此被盗,他花50元钱安装防盗设施。至此,A盗窃B的行为在二人之间的计算上,社会福利还是增加的。因为A获得了200元的效用,B失去了相当于100元的效用(50元被盗的效用损失加50元安装防盗设施的成本。由于金钱的边际效用递减,后一个50元的支出,其效用损失小于50元),社会福利的增加还是大于100元。但B遭到A盗窃的时间很快在小镇上传开,一时间人们都没有了安全感。见到B安装防盗设施,小镇的住户也纷纷效仿。假设有一半的住户(即2500户)安装了防盗设施,仅此一项,小镇就增加了成本2500*50元=125000元。这样一来,A的盗窃行为导致了12500元的社会成本的增加。

这就是社会打击盗窃的原因。如果贫富悬殊,则任何严苛的法律都无法禁绝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一个和谐社会应该通过自我调节,减少贫富悬殊,减少社会成本,提高民众生活质量。

但是此案例中增加了125000元的社会成本,但如果假设增加的成本是给了2500个像穷人A一样的工人呢?如果那样,按照上面说的金钱的边际效用计算的话,社会福利同样是增加的。但是如果确实是社会成本增加了,成本所带来的效用又归谁呢?

扯远了注:

[1]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在经济学中,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外部性 (externality) 指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或者换种说法:外部性就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也即行为举动与行为后果的不一致性。 外部性又可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况。

您也许会感兴趣:

盗窃案的成本” 有 70 条评论

    • @臻, 我也在疑问,到底装防盗网那50元有没有带来边际效用,如果带来了,那么又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 @CYL, 应该有而且是正面的,我不懂经济,但根据你的注解: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明显防盗网满足了人民防盗的欲望。
        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假设增加的成本是穷人,这个怎么也架不到穷人上去吧。

        • @臻, 我的意思是增加的125000社会成本是增加给穷人了(假设是由穷人来替富人安装的),那么给他们带来的效应应该更大吧

  1. 防盗设施的费用又会对另外一些人产生作用,造成了什么影响更无从谈起了。
    想起省党校某老师痛批GDP时说的,所谓GDP,横竖就是两坨屎。

    • @婉秋, 就是啊,就像最近有个很火的视频叫“郑钱花”,其中就说了“伟大的祖国,她超有钱啊,四万个亿跟我有蛋关系啊 …”

海天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